食物攝影,單聽名字好像只是把食物拍出好看好吃的樣子就好了不是嗎?
就像是料理其實就是做菜、但中式、西式、日式、東南亞、中東、不同國家的料理會有很大的差別一樣,食物攝影依據要拍的東西,其實也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今天要講的,是拍攝食物攝影情境照的一些小眉角。
情境照不同於單品照,顧名思義的是需要營造出有情境的美食攝影,讓客人在看到這張照片後,更能有食慾並且想要去餐廳用餐,所以說雖然主要的食物是主角,但是圍繞在主角身旁的道具、食材、餐盤、甚至手部動作等也都非常重要。
若只單單只有一道菜,沒有旁邊的酒杯、沒有他們的餐具、沒有餐巾布的擺飾、沒有一點手部動作去增加一張照片的構圖或是豐富度的話,那就會很像一張白底去背的照片一樣,再怎麼好吃的美食,都略顯孤單。
另外不僅僅是道具,包含了拍攝的光線、影子,也是食物攝影情境照創造情境跟氛圍的一環之一。
試想一下,為什麼大家喜歡在下午的時候去咖啡廳坐?除了品嚐咖啡或是美食甜點以外,更重要的是下午茶的時候光線特別好,軟綿綿的光線帶著一點點橘黃色的調性,特別容易拍出那種溫柔、舒服、悠哉的感覺。
這些因素能夠讓一張食物攝影的照片呈現出更美好更吸引人目光的感覺,讓人更有慾望想要去消費。
『情境照是創造一個氛圍。』
情境照不只是要讓大家看到主角,更是要創造一個讓人願意來用餐的氛圍。所以就像上圖一樣,主菜色不一定要在正中間,甚至有一部分的盤子是在鏡頭以外的,目的就是要創造出比較不那麼呆板跟正式的構圖,讓看到這張照片的人目光可以跟著不同的道具移動,讓視覺體驗更加豐富。
而其他像是手部動作,打開湯品的蓋子、舀湯出來、拿刀叉切開牛排、用叉子捲麵等的畫面,則是能夠讓客人有帶入感,讓客人能夠深入其境的感受到在一間餐廳用餐的氛圍,讓客人能夠期待獲得一次美好的用餐體驗。
這些小眉角,能夠創造出更有食慾、更吸引人的食物攝影照片。
下一回,讓我們來談談另外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食物攝影風格:Fine Dining 食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