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值,或是Cost–Performance Ratio,中文叫做價格效益比,是許多人在衡量要不要購入一件商品時總會考量的一件事情,不只是相機手機等3C等有數據可考的產品拿來如此衡量,就連餐飲這方面,在Google上也充斥著所謂『高CP值排隊美食!』『一定要吃到的高CP值餐廳!』
我們廚藝廚藝的說,講白了點在廚房裡到您餐桌上的這一整個流程,都是一場藝術,上桌的那道菜本身就是個藝術品,附帶上這藝術品還能吃。若是以藝術品的角度來看的話,CP值這樣的衡量方式就變得十分的不合理,藝術品可以是用垃圾場撿來的材料作成,也可以是黃金打造成的雕像,在衡量一件藝術品時,我相信我們的心中對於這藝術品的價格將會是反映在我們看到這份藝術品對我們的衝擊以及情感上面。同樣的,一份好的餐點,價格應是反映在這份餐點是否給我們帶來滿足、喜悅,而非上面用的是什麼樣的食材。舉例來說,在一位不喜歡吃平價牛排的客人眼裡,平價牛排就不會是高CP值的產物,這不僅沒為他帶來喜悅及滿足,反而是厭惡及痛苦。如同雕刻及繪畫,味覺也是很主觀的事物,既然主觀的事物無法用CP值來衡量的,那餐飲也不應該用CP值來衡量。
另外從食材角度看起,許多人對於高CP值餐廳的看法是我是否能夠用最少的錢,去吃到最高級的食材,確實食材本身會是有高價低價的分別,但去一間餐廳吃飯,食材在價格上只佔了一道菜的一小部分而已,這些都是老調重彈,但廚師的手藝、服務的品質、餐廳的裝潢、都會反映在價格上的。舉例來說,飯店自助吧若有提供海鮮的話,在許多人眼裡都會是CP值很高的地方,但是虧錢的生意沒人做,什麼樣的價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做法,使用已預先煮熟後再冷凍的蝦、蟹都是很常見的方式,不需要再多花時間處理食材,成本自然壓低。而價格反映在成本上,同時也會反映在味道上,大量味道普普的料理並不會留下什麼深刻印象,量少卻極度美味的料理則讓人永生難忘。
若撇開食材本身而從廚師手藝來看,廚師除了需要處理食材、清理、分切、保存,這些通通會反應在成本之外,同樣相同的兩種食材,依照不同的處理手法同樣也會反映在價格上面,舉例來說同樣是Prime等級的肋眼牛排,整塊烤完整塊送到客人的餐桌上的牛排,跟烤完後再幫客人去筋修整,處理到每一口都會是絕佳美味的牛排,價格上一定也有所區別。另外拿壽司來比喻,一般人心目中的高CP值壽司不外乎是大塊的魚肉搭配上便宜的價格,但對我而言壽司的巧妙在於魚肉與醋飯之間的平衡,過厚的魚肉或是過多的飯都會導致口感上的不平衡,壽司飯本身也會因為師傅的技術及拿捏得巧勁而有所不同,若只在乎CP值得話去超市買整塊的生魚片自行回家切應該就會是最符合CP值得方式了吧。師傅從學徒以來一路磨練出來的技術一樣也是成本考量的一部份,不僅反映在價格上面,也會反應在客人的味蕾上面,因為每一口都會是完美的。
在追求CP值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失去了最初料理所帶給人心的感動,又是否低估了廚師的技術對於料理的呈現呢?一道菜的CP值是該由食材本身來考量,還是最終那道菜是否能帶給你感動來考量,希望我們都能好好的想想,料理在我們心中到底代表了什麼?
文/Jeff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