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 Food
  • Travel
  • Design
    • People
    • Product
    • Interior
    • Lin Paiko
    • Video
  • Overview
  • Blog
Menu

MAKANAI

  • About
  • Food
  • Travel
  • Design
  • Others
    • People
    • Product
    • Interior
    • Lin Paiko
    • Video
  • Overview
  • Blog

Murmur by Jeff:

長篇大論都在這


Featured posts:

Featured
Aug 9, 2022
How I became a photographer.
Aug 9, 2022
Aug 9, 2022
Jun 7, 2022
美食商業食物攝影怎麼拍?| Fine Dining 篇
Jun 7, 2022
Jun 7, 2022
Apr 13, 2022
美食商業食物攝影怎麼拍?|情境照篇
Apr 13, 2022
Apr 13, 2022
Apr 5, 2021
日式食物攝影與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
Apr 5, 2021
Apr 5, 2021
Nov 10, 2019
Cacio e pepe e pancetta
Nov 10, 2019
Nov 10, 2019
Oct 5, 2019
Instant noodle with vinaigrette
Oct 5, 2019
Oct 5, 2019
May 31, 2019
Why doesn't it taste like what I imagined?
May 31, 2019
May 31, 2019
May 11, 2019
Pretentious Food?
May 11, 2019
May 11, 2019
Apr 14, 2019
The reason why I don’t judge flavors?
Apr 14, 2019
Apr 14, 2019
Jan 27, 2019
Don’t let the recipe dictate your palate
Jan 27, 2019
Jan 27, 2019
Sausage

Flavor of the month

September 11, 2017

『食物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的最好方式』

這句話是誰講的,我其實也不太清楚,但是民以食為天,一個國家的文化確確實實地反映在飲食上面。台灣是全球第二晚睡的國家,小吃文化也是越夜越美麗,從台南只開凌晨到早上的牛肉湯,到24小時都不間段的豆漿店,夜晚,才是老饕們開始活躍的時段。價格低廉、隨處可見,在這個24小時都不打烊的小島上可說是最適合台灣人的食物。凌晨半夜開始排隊,只為了喝上一碗牛肉湯的現象早已見怪不怪了。但這世上又有哪個國家,凌晨三點肚子餓,還能走到巷子口的滷味攤買碗熱騰騰的滷味、或是香噴噴的鹽酥雞呢?

滷肉飯、虱目魚湯、大腸麵線、碗糕、臭豆腐、牛肉湯、蝌仔煎,這些耳熟能詳的字眼,充滿著濃濃的台灣味,在這全長不過395公里,甚至比北海道還小的小島上,就發展出這麼多種不同的在地味道,甚至發展到北中南各有各的做法,台南口味偏甜,鹿港的麵線羹與臺北的大腸麵線是親戚,南部北部的肉燥飯滷肉飯各指的是不同東西,這些都反映出了台灣人強大的適應力及草根性。在地有什麼食材,就利用什麼食材,比方說宜蘭的三星蔥餅、新竹貢丸米粉、鹿港蚵仔酥,都是因為在地食材所演發出來的台灣小吃。在西式餐廳裡工作,就算每天接觸的是牛排、是義大利麵、是一些台灣不常見的食材,還是一心懸掛著台灣在地食材,一心希望以自己的方式來詮釋台灣小吃,來詮釋台灣食材。

文化就如同母語一般,怎樣都不會忘記,我曾在國外讀書長達七年,但卻永遠不會忘記滷肉飯的味道、永遠不會忘記再嗑了半年的麵包後,第一口白飯帶來的感動,那是自已家鄉的語言、那是自己家鄉的味道。而小的時候,老家在鹿港附近,常常看著港邊的歐巴桑們在開蚵仔,看著那一顆顆飽滿的蚵仔從殼裡被取出,再變成桌上美味的蚵仔煎、蚵仔酥、或是蚵嗲,當時覺得理所當然的事,離開了台灣才真正懂得珍惜。

台灣是個小吃王國,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食物、我們自己的文化,是任何食物都取代不了的。小吃的便利、親和、便宜,是我們該去擁抱及珍惜的,食物是一個國家的文化,愛上台灣小吃,愛上台灣文化。

← Memoirs of nostalgiaCost performance index →
Back to Top

jkhliang@gmail.com